香港私隐专员公署裁定世界币违反私隐条例 不可在港收集市民虹膜数据

Allen Li
| 3 min read

由OpenAI的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创立了的Worldcoin的加密货币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首次在香港举行推广活动,用户通过虹膜识别和注册程序后,可以获得25枚WLD数字货币。然而,香港的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私隐专员公署)于2024年1月31日下午依据法院命令,对Worldcoin在香港的六个地点进行了调查,结果亦于5月22日公布,“世界币”需停止在港收集虹膜及面容影像。

“世界币”于香港活动中完成8,302名人士的虹膜扫描认证


私隐专员公署完成对Worldcoin(“世界币”)项目的调查,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私隐专员公署对“世界币”在香港的六个营运点进行了共10次“放蛇”行动,并于2024年1月31日持法庭手令,进入油麻地、观塘、湾仔、数码港、中环及铜锣湾的六个营运点进行调查。经过两轮查讯,调查现已完成。

调查发现,参与“世界币”项目的个人需要通过虹膜扫描收集面容及虹膜影像,以“验证”其人类身份并制作虹膜编码,从而获取注册身份(即World ID,称为数字护照),并可以定期免费获得虚拟货币“世界币”。在香港运营期间,“世界币”共对8,302名人士进行了面容及虹膜扫描认证。

“世界币”保留个资逾十年


经考虑案件事实及调查所得资料,个人资料私隐专员(私隐专员)钟丽玲裁定“世界币”在香港的运作违反《私隐条例》关于个人资料的收集、保留、透明度、查阅及改正资料的保障资料原则,当中的主要原因包括:

  • 私隐专员公署认为“世界币”项目收集面容及虹膜影像并非必需,且超乎适度。
  • 参与者在收集个人资料时或之前未被清楚告知法律规定需要告知的信息,包括收集个人资料的目的、提供资料的责任或自愿性、资料转移对象类别,以及查阅和更正个人资料的权利和方式。
  • “世界币”保留个人资料长达10年以训练核实身份程序的人工智能模型,私隐专员公署认为这时间过长,属于过度保留个人资料。。

私隐专员已向“世界币”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其停止在香港通过虹膜扫描装置收集市民的虹膜及面容影像。